作为武汉人的老传统这家老字号品牌糕点店味道可是一绝,是武汉市民眼中的中国传统糕点代表,他就是——老字号品牌 "汪玉霞" 。据说历经 279 年,经历了武汉的辉煌和落寞,如今再现辉煌,我们快来出发看看吧!
正值国庆佳节,在武汉市吉庆街," 汪玉霞 " 的店里顾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和市民都来购买传统糕点。
创始于 1739 年的 " 汪玉霞 " 原本是间茶铺,而随着茶点销售日益火爆,所以创始人王仕良和蔡玉霞决定把糕点部分的业务发扬壮大。
清朝时期," 汪玉霞 " 一共有 136 家店铺,碱酥饼、绿豆糕、绝酥等传统糕点也成为武汉人习惯吃的正宗老味道。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计划经济时代," 汪玉霞 " 也一直门庭若市,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退休糕点师傅廖济萍和丁文革回忆道:
" 你想要买‘汪玉霞’的东西的话,那都要提前站队,排队在销售那里。包括我们职工想买,还要领导批条子,要一把手批条子,一直都是这样的。"
" 汪玉霞 " 之所以受欢迎,味道好,最关键的还是糕点师傅们跟着他们的师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手工制作工艺。廖济萍是 " 碱酥饼 " 的第八代传承人,她介绍,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工艺都是严格按照师傅的要求制作出来。
还是原来老味道
" 他(师父)的口头禅就是把好质量关。每项东西,他的师父是怎么教他做,就教我们怎么做,一项都不能够歪着来。就说谈和面,其实可以用机器和面,但是我们师父就不让用机器,全部是手工。
大冷天,零下多少度里面全部是手工做。"
坚持质量,是 " 汪玉霞 " 多年来一直秉承的理念,淡季来临,工人们都不休息,而是提前准备原材料、半成品,严把每一道工序和关口,从而保证制作出的成品能够经得起质检部门和消费者的检验,东西就是这么一个字:真!
然而," 汪玉霞 " 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94 年左右,外来糕点食品进入武汉,严重冲击传统糕点市场,让 " 汪玉霞 " 受到第一次打击。1996 年,企业旧址花楼街附近拆迁,原本 4600 平米的工厂被拆除,没有工作场地。
经营走下坡,更是让 " 汪玉霞 " 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最窘迫的时候,企业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成为困难。
但是," 汪玉霞 " 仍然坚持运营,采用化整为零的模式,由各个师傅们分批分散制作糕点,并在商超渠道销售,虽然路难走,但只要有需要,不少老师傅还是会回来帮忙。
" 碱酥饼 " 的第八代传承人廖济萍:
"97 年就算断了一批,40 岁以上的人全部都回去了。走的时候肯定有一些怨言,说好好的一个厂现在垮了。但是化整为零之后,一号召我们厂的人基本上全部都回厂做了。
我们就想不能让它垮下去,一直要让汪玉霞这个牌子竖着,不能说在我们这一代丢了。"
2015 年,借园博园开园东风," 汪玉霞 " 决定还是需要通过门店让更多人真实地看到他们的文化和传承,所以,经过二十余年," 汪玉霞 " 在汉口里重新开店。
如今," 汪玉霞 " 涅槃重生,在武汉已经开设两家门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不少老顾客看到店铺重开,都特意跑来光顾。虽然已经退休,但老师傅们看到如今的 " 汪玉霞 " 重振旗鼓,再次复苏,心里都乐开了花。
为了适应更多年龄层的口味和需求," 汪玉霞 " 除了坚持传统工艺制作的经典点心,还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多适合不同族群口味的糕点。
汪玉霞食品工业公司副经理熊年顺表示,未来将开更多直营店,让市民们更加充分地感受企业传承的文化,同时也将用更亲民的路线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 " 汪玉霞 " 的味道:
" 汪玉霞这个品牌的定位就是亲民,我觉得这一块也是我们的宗旨,让给我们的店布满三镇,让我们的产品更加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