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戴口罩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还有许许多多细节需要我们注意,毕竟现在戴口罩是最基础最快捷最有效的防疫手段。
1.带呼吸阀,防护更“给力”?
带呼吸阀的口罩,外观看起来更高端,防护效果也会更好吗?
分析:带呼吸阀的口罩,当吸气时,呼吸阀内的活瓣关闭,可帮助过滤空气中的病毒;呼气时,活瓣开启,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入周围环境。因此,带呼吸阀的口罩相当于单向保护口罩,可为佩戴者提供防护,但无法保护周围人群。如果佩戴者发生呼吸道疾病,就更不宜佩戴带呼吸阀的口罩。
建议:普通市民为防护病毒,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2.口罩戴反,无所谓?
上班匆忙,出门才发现口罩戴反了,怎么办?是赶紧脱下来翻个面,还是继续反着戴?
分析:口罩戴反,会影响防护效果。常见的医用口罩大多有3层,外层防水,内层吸湿,中间层可阻隔微粒。如果戴反了,呼出的水蒸气无法通过,会令口罩接触皮肤的一面变得潮湿,影响阻挡作用。
出门发现口罩戴反,脱下口罩翻面再戴,让被污染的外层直接接触人体,这个做法也是错误的。
建议:别犹豫,直接换个新口罩。
3.戴口罩后眼镜总起雾,怎么办?
分析:眼镜起雾,说明口罩上缘没能紧密贴合面部,呼出来的温度较高的废气,遇冷后令水蒸气凝结在镜片上。这也表明口罩没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效果。
建议:每次佩戴口罩前,先将口罩对折,再展开后佩戴;佩戴上口罩,用手按压上下缘,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4.偶尔摸下口罩外层,不要紧?
有时稍不留神,用手触摸了口罩外层。只要不揉眼睛,应该就没问题?
分析:口罩过滤空气时,也会令空气中的病毒和灰尘等积聚在口罩外层。如果用手触摸到口罩外层,就会有污染的可能性。即使不揉眼睛,病毒也可能通过手部接触,扩散到物品或身体其他部位,再度造成传播。
建议:尽量不用手触摸口罩。如果不小心摸到口罩外层,最好第一时间用流水和肥皂洗手。
5.给口罩外面喷点酒精,更有效?
认为酒精可杀灭病毒,在前往医院、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前,先往口罩上喷点酒精,能达到双重防护效果。这种观点对吗?
分析: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口罩,经过精心设计、符合相关标准,正确佩戴就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效果,没必要为它另外“打补丁”。经过酒精喷洒的口罩,反而可能影响过滤防护效果,降低阻隔作用。
建议:正确佩戴口罩,每隔2—4小时定时更换,污染或变潮湿时及时更换。
6.口罩“暂存”在下巴上,可以吗?
出门在外,突然想喝口水,不少人习惯随手把口罩拉到下巴处,喝完水再拉上去。看似简单的做法,却隐藏风险。
分析:佩戴口罩后,口罩外层可能积聚了空气中的病毒和灰尘等。一方面,用手拉口罩,可能造成手部污染;另一方面,堆积在下巴处的口罩也可能污染面部皮肤,留下传染隐患。
建议:即使暂时摘下口罩,也要注意规范流程。可用手捏住口罩两边的挂耳绳,摘下口罩,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再放入干净的清洁袋中封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