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合美术馆是一座公益性民营美术馆,进入公众号进行提前预约即可免费进去观看。近期合美术馆正在展出一些有些的作品,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
主办单位 | 合美术馆、中电光谷
协办单位 | 唐人艺术中心
开展时间 | 2021.05.29-2021.10.29
展览地点 | 合美术馆5/6/7展厅
出品人 | 黄立平
策展人 | 鲁虹
同为图像,摄影与绘画记录历史的方式不同,各有所长——摄影的比较优势在于客观性和真实性,乃至可以作为断案的证据;而绘画的好处却在于主观性和创造性,即特定文化价值观念下的倾向性表现力。因此,无论是在摄影作品中突出创作者的主观性,还是在绘画过程中强化历史的客观性都有可能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
李邦耀先生对特定历史条件下“物”的独特认知与执着表达成为他鲜明的“唯物主义”绘画风格的文化前提。
在视觉艺术中,“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公认的语言表达核心;往往有“人”的作品方可占据文化主流。李邦耀的作品只见“物”而不见“人”,实为非主流。而在艺术家看来,无论是革命时代的政治社会还是全球化时代的消费社会,流行符号化的“物”都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并且在视觉上可以脱离于“人”成为独立的文化存在。当实“物”(即物质)异常短缺时,几乎所有的实用私人物品都可能被打上政治烙印,成为政治的象征物;而在消费社会,“物”既是消费的对象,也是消费的动力;人对“物”的态度构成了大众社会心理基础。“物”的传播与流通形成了消费时尚文化。每当这样的“物”被预设为艺术时,就难免与波普联系到一起,但因此就贴上波普的标签就过于简单化了。
人们通过认知“物”,便可以更好地认知“人”和人类社会,即所谓睹物思人;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现“物”的形式感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以及人与物的时空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中最困难的问题也是“物”的问题。李邦耀深切关注那些不同时期人所共知并共同拥有使用经验的“物”,致力于从中寻找与更多人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文化共鸣。我相信承载如此丰富历史信息的“物”,定能唤起具有生活阅历的观众内心铭刻在“物”中的记忆。这称得上是视觉经验交流的一道独特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物”不是造型的参与者,而是造型的核心。
主办单位 | 中电光谷/合美术馆
开展时间 | 2021.05.29-2021.10.29
展览地点 | 合美术馆1/2/3展厅
出品人 | 黄立平
学术主持 | 鲁虹
策展人 | 何桂彦
《天街与广场》是焦兴涛此次个展推出的新作。在艺术家在对《天界与广场》的创作自述中写到,“在雕塑工厂的角落、墙边随意丢弃着各种各样的玻璃钢模具。这是完成一件铸铜或者不锈钢材料的广场雕塑所必须的流程,是后期金属和硬质材料加工的依据,一旦雕塑完成,这些模具绝大多数就成为了无用的垃圾和废弃物。因为加工制作的需要,被切成很多块,暴露出空心的横截面,里面的钢筋和铁丝撑起了表皮的容颜。古今中外、英雄人物、学者诗人、神话传说、青龙白虎、怪力乱神,就这样毫无违和感地堆在了一起。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试着把这些局部随机地装配在一起,没有草图没有预设,在随意地选择和组装中,让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逻辑成型,于是,它不断长出让我惊讶和意外的样子——这是我看到的最真实的世界的样子。”
如了解《理想国金中心》与《天街与广场》在创作理念上的直接关联。艺术家在《理想国中心》的描述侧重于社会学的视角,谈的是艺术家周遭的日常生活经验,并且,这些经验从一开始就与都市化、消费社会息息相关。而《天街与广场》的自述,侧重的是雕塑家的工作方式,以及个人对艺术语言的思考。事实上,只有将这两件作品放在焦兴涛创作的整个发展线索中,才能发现艺术家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转换,与个人对当下文化与社会问题的思考融为一体,也才能发现两段自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0年以来,焦兴涛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讨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代表性的作品有《绿箭》系列。应该说,《理想国金中心》延续了先前的创作思路,只不过,景观化的特征取代了先前波普化的语言。但是,雕塑家表现的为什么是“国金中心”而不是其他地方呢?就像本雅明用巴黎的百货大楼、拱廊计划、步行街来形容19世纪中期法国的摩登时代与现代商业浪潮一样,对于今天正在迎来金融资本时代的中国来说,“国金中心”成为了一个象征,凝聚了人们对财富、大都市、国际化等的期望与想象。“天街”“广场”与“国金中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前者对应的是1990年代末与21世纪初中国第一波的城市化浪潮,而后者犹如当下大都市的图腾。实际上,人们对城市化、都市化变迁的感受与体验,正是从步行街、购物广场、国际影城、摩天大楼等微观的层面开始的,将“天街”“广场”“国金中心”作为关键词,不仅可以看到,焦兴涛对都市化、消费时代的持续关注,而且,也反映出其作品隐藏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