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要在这一天正式开幕了,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北京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不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点火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很期待今晚的开幕式呢?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中,北京脱颖而出,成为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当北京再次与奥运相遇,这座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将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从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新建场馆拔地而起,到“冬梦”、“冰墩墩”、“雪容融”、“飞扬”的陆续亮相,从北京冬奥会火种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遗址采集成功,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变为现实……
回望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中的点滴瞬间,中国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扎实、稳健。
2月3日,中国冰壶队混双组合凌智/范苏圆以6:5战胜澳大利亚选手,这已是他们在北京冬奥赛场取得的第二场胜利。2日晚,二人战胜平昌冬奥会银牌得主瑞士组合佩雷特/里奥斯,为中国代表团拿下开门红。
像他们一样,中国冰雪健儿蓄势待发,渴望在家门口披荆斩棘。
作为东道主,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代表团总人数为387人,其中运动员176人。
自2015年成功获得申办权后,诸多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经过6年多的努力,中国代表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104个小项194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含4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赛中赛”小项),占全部109个小项的95.4%。
能够达此成就,凝结了无数中国冰雪人的努力。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领衔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渴望延续 “王者之师”的强势,“天才少女”谷爱凌欲在女子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三个项目上触碰金牌,第四次出征冬奥会的蔡雪桐、刘佳宇想在家门口圆梦……
当一切准备就绪,中国健儿能否在北京创造中国代表团冬奥历史最佳战绩,我们拭目以待。
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下,有科技加持的北京冬奥会,现代感十足。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绿电”全覆盖,兑现着“绿色办奥”承诺;“科技赋能冬奥”不仅是一句口号,所有冬奥场馆和连接场馆道路已实现5G信号覆盖,智慧观赛将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赛体验。
在冬奥火炬传递中,“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火炬手将冬奥火炬传递给水陆两栖机器人,后者手持燃烧火炬沿冰壶赛道旋转滑入水中。水下变结构机器人向其靠拢,两台机器人手持火炬在水中实现精准对接。水下变结构机器人从冰洞口出水,将奥运火炬传递给下一棒火炬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它将续写2008年盛夏的故事。“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眼中,北京冬奥会将成为首个“吃螃蟹”的盛会,东道主的文化自信尽显其中。
本次开幕式时长将压缩至100分钟内,像电影一样阐释着“一起向未来”的深刻内涵。“简约而精彩”或许是开幕式最大特点,参演人员由北京奥运会约15000人减少至约3000人,更多选用手段去展示。
当低碳环保理念、现代科技元素与东道主文化自信融合在100分钟里,这场冰雪盛宴象征着传承,也注定会载入史册。
时隔近14年,当奥运主火炬再次在“鸟巢”被点燃,国家体育场上空的烟花秀划破夜空的寂静,终结2380天的等待。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