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涉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如何让这三省成为中部实力最强,让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更好,体现出城市实力,如何让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迈向快速发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加快”一词在《关于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的建议》中出现了不下10次,透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我国面积最大、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群,涵盖湖北、湖南、江西3省31个城市,常住人口占全国约9.4%,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约9.3%。
如何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从“一体化”到“交通一体化”,三省发声更聚焦。今年三省联名提案中建议,将中三角枢纽集群打造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提升长沙、南昌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服务功能,联动城市群其他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展。同时,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轨道上的“中三角”。
“交通一体化是重中之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谈道,无论是哪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多是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经济效应才渐次显现,硬联通打通后,要素的流动才有可能,三省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发展红利。
区域研究专家、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建议,下一步,更要在整体的“内联外达”能力上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同心同向、一体化发展。
上周,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要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三省合作驶入“快车道”。
根据《实施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三核”指三省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圈”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圈中有圈,圈圈互动。湖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赵应云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动力,正是来源于次级都市圈综合功能的提升。
武汉城市圈应该如何作为?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何建华认为,在中部一盘棋中,武汉城市圈要进一步勇担使命,争先进位,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发挥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代表委员们频频发声。联名提案《关于支持武汉城市圈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建议》中,全国政协委员们建议,放大武汉城市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效应,支持武汉城市圈开展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要重视武汉城市圈在交通、环保、创新、教育等领域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引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计算与随机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副主委谢资清建议,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武汉城市圈,在其部分高校王牌专业,可探索本科联合培养模式,加速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培育。
“湖北人、江西人过年时都爱吃的一道菜——藜蒿炒腊肉,这里面的藜蒿,两地都有种植。”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民建江西财经大学委员会主任李秀香说,饮食习惯就是中游城市群三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一个表征。她谈道,“在江西,藜蒿是鄱阳湖边上生长的一种野草。而鄱阳湖,正是长江干流上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同饮一江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化,是城市群必须共答的一道题。”
《实施方案》中也对三省协同推进长江水环境治理作出明确,提出三省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等。李秀香认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省需要出“组合拳”,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上多些尝试。她举例说,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江西省抚州市就正在加快绿色金融布局。对三省来说,共同探索水权、碳汇绿色低碳权益交易机制,同时在新兴产业、清洁产业领域共育循环经济业态,同样值得探索。
“在湖南,对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也力度空前。”赵应云介绍说,为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配套政策体系,湖南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等,同时明确相关河段和控制断面流量水量、水位管控要求。目前,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干流基本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通过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双碳”发展协同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推进区域环境权益市场互联互通,将中游城市群打造为全国碳金融中心。
前机身大部段为南昌制造,起落架系统在长沙整体装配,武汉航达航空科技研制供应专用拉杆。很少有人知道,国产大飞机C919客机中,凝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产业方面的互补协作。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最新批复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城市群将实施七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办副主任、长沙市工会兼职副主席张晓庆倍感振奋,她说,目前,城市群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上下游较为完备、相互间密切协作的产业链,而通过集群工程、加强统筹谋划和产业协作,有望形成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平台优势。
“以联合促集聚,以集聚促裂变。”赵应云认为,要加快城市群千亿支柱产业的集聚,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拓链、补链、强链为核心推动产业的跨区域联动发展,增强城市群的经济关联。
他建议,可重点发展应用电子、新型显示、卫星导航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可整合武汉、南昌、长沙、株洲等市的优质资源,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设备、电力牵引轨道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还可推进“三圈”围绕化工新材料、生物及环保材料等建立产学研用联盟,“通过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重点聚焦和突破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和瓶颈性工艺”。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共同提高内联外达能力、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共同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指日可待,三省人民也将共享一体化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