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近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部分企业将有序复工复产。有些企业表示将采取闭环生产方式,员工吃住都在工厂,并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4月16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复工企业白名单,一共有666家企业。据悉,名单上的重点企业在达到防疫要求后可率先复工复产。
第一批白名单共有666家企业,其中汽车及汽车产业链类企业数量最多,共251家,占比37.7%;位居其次的是医药医疗类企业,共184家,占比27.6%;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类企业83家,占比12.5%;能源化工类企业66家,占比10%;其余还有食品及加工类企业17家;航空航天类企业9家。
方案要求白名单企业通过封闭管理、集中办公等方式确保自身正常运转,按照高低风险相隔离,严格闭环管理,实施“早测抗原、晚测核酸”的每日检测。同时,加强对内部服务保障人员的风险排查,对外接触人员要与内部运行人员实行分离管理,运输车辆要定车、定点、定人、定线、定检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
在复工前需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每日人员健康监测和防护,确保安全复工复产。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
1、对于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的食品生产企业,因疫情影响无法办理许可证延续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顺延至本市疫情解除后1个月。
2、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禁止安排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重新进行健康检查的,其健康证明在2022年3月1日后到期的,视为继续有效,相关从业人员应在本市疫情解除后1个月内办理健康证明。
食品生产企业需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落实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使用野生动物和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动物源性食品原料以及过期或回收食品原料,在米面等粮食加工品、糕点、食用油、肉制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等重点供应产品中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掺杂、掺假、以次充好和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一律被依法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