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观看《流量地球2》时,都被太空电梯的场景给震撼住了。太空电梯的设定可以说非常具有想象力,这不禁让我们提出一个设想,太空电梯在未来是否会成为现实呢?
《流浪地球》小说作者刘慈欣称,太空电梯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任何悬念。但实现它最大的障碍是材料,因为太空电梯要把一根钢索从地面升到地球同步轨道3万公里的高度,目前我们强度最高的材料,大概是碳纤维,它做出的一根锁链,最多只能升到200公里,还是差了很多。
专家称,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是碳纳米管,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结构纳米材料,这是目前已知的理论上力学强度最高和韧性最好的材料。2013年,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将生长每毫米长度碳纳米管的催化剂活性概率提高到99.5%以上后,成功制备出了单根长度超过半米,且具有完美结构的碳纳米管。目前,他们正在研制长度在千米级以上的碳纳米管。如果成功,将是一项重大突破。
不考虑一切外部因素,太空电梯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电梯的厢体、厢体上下运动所需的缆绳轨道、用于在地球端固定缆绳的海上基地,以及配重。不过在影片中是却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设定的。
例如轿厢的形状。影片中,太空电梯采用分段式推进方式——起飞时完全依靠发动机喷射提供反推动力,像火箭发射一样上升;到了一定高度,改为磁力牵引向上,这就和普通电梯差不多了;最后阶段,实现电梯和空间站对接。而搭载人员和货物的轿厢采用方形平台状的设计,据称加速度达到了9个G,因此影片中电梯“发射”的特效画面视觉上相当壮观。
航天科普界有一句戏言:只要发动机给力,板砖也能飞上天。我们有理由怀疑《流浪地球2》的主创团队是否为了致敬这句话,居然真的把太空电梯轿厢设计成了“大号板砖”。考虑到9个G加速度的设定,轿厢在大气层内的上升速度将很快超过声速,然而板砖状而不是流线型的轿厢,在空气动力学上实在太不科学了。
还有在太空电梯被攻击断裂后,位于35786公里高度的方舟空间站很快坠落地球,并落到加蓬的地面站附近,这在物理学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理论上,太空电梯整体结构的重量极为惊人,不会坠落的原因是,超过地球静止轨道高度的超长设计,使得电梯受到的地球引力正好等于环绕地球产生的离心力,具体来说,在35786公里高度的静止轨道以下,电梯受到的重力大于离心力,而静止轨道高度以上,电梯受到的重力小于离心力,太空电梯总体受力平衡,就能稳稳地飘在空中。
20世纪末,科学家们深入探讨了太空电梯的概念,集大成者是美国马歇尔航天中心1999年举办的太空电梯研讨会。2000年8月,马歇尔航天中心正式发布《太空电梯:新千年的先进地空基础设施》报告,对太空电梯概念和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该报告提到,太空电梯是连接地球和太空的基础设施;太空电梯质心位于静止轨道高度,从而做到和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也就是和地球相对静止;太空电梯将使用电磁推进方式上行和下行轿厢,轿厢升降的能量主要由外部提供;根据速度设计的不同,低速系统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上行,数天后抵达静止轨道空间站,而高速系统可以达到每小时20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抵达静止轨道的时间能压缩到10小时或更短。如此,就真和国际航班的时间差不多了。
太空电梯虽然在工程实施上的难度达到登天级别,但仍有大量科学家、工程师坚持不懈地投入研究,实在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能像高速公路和铁路一样向太空大规模运输物资。而且真正能够让运载成本实现数量级的降低。
一种太空电梯概念图
太空电梯对材料等各方面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巨大的技术难度,让太空电梯的建造遥不可及。但是我们相信,有那么一群人,不会放弃努力。
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样的天梯,拔地而起,直通云霄,实现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的宏愿!(来源: 张雪松 太空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