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哪些?不少村里都有门上挂艾叶习俗,为什么端午节要在门上挂艾叶呢,有什么说法及寓意。小孩子看到这些行为也表示不解,下面了解下。
在端午节挂艾叶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在民间有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到端午节的时候,将艾草、菖蒲等用绳子捆绑成为一束,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具有有辟邪、驱病的寓意。
在古代,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打扫庭院、点雄黄水等,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蚊虫等害虫也多了,由于艾叶特殊的香味,悬挂艾叶就是希望能驱病、防蚊,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其它端午节方式
2、挂菖蒲
3、挂石榴花
4、挂“艾虎”
5、贴画符
6、挂葛藤
7、挂布猴子
人们通常会在端午节前一天或是当天将艾叶挂到门上,至于挂多少艾叶、悬挂艾叶的时间都没有具体的讲究,一般是大门一边挂一根或几根。往往会一两个月后等艾草干枯了、不再散发出香味了才把它取下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据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吴越地区中流行,后来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Copyright © 2018 武汉门户网 www.wuhan.com鄂ICP备16007396号-6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最终指导方案;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并删除,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